臺東紅葉村臺東蘇鐵自然保留區植物相調查之研究

:::
計畫名稱臺東紅葉村臺東蘇鐵自然保留區植物相調查之研究
研究類別委託研究
計畫年度88年
受委託機關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森林植物分類生態研究室
計畫主持人歐辰雄等
計畫執行時間88.01.26-89.01.25
研究經費500仟元

目的

基於保留區系統之建立應力求基本生態資料之周詳為原則,對本保留區內進行植群、植相、組成結構及台東蘇鐵特性等相關調查研究,實作為未來經營及管理原則擬定之重要依據,乃進行本研究。

預期成果

  1. 建立保留區內之基本生態資料。
  2. 研究結果可作保留區經營管理之參考依據。
  3. 有益自然環境教育解說之完整性。

執行成果摘要

  1. 本研究主要針對台東紅葉村台東蘇鐵自然保留區進行植物相調查。研究結果如下:
  2. 保留區內之維管朿植物共計96科229屬294種,其中蕨類植物有53種、種子植物241種。保留區內的維管朿物種類最多的科為豆科17種,依次為菊科、禾木科、樟科、桑科、蕁麻科、茜草科、水龍骨科、及鳳尾蕨科。依生活型區分,本區之地上挺空植物佔65%,以小喬木、藤本植物較多:草本性的植物多出現於裸露地:著生植物僅佔1.24%,顯示本保留區的乾燥特性。蕨類商數雖達5.5,但本區之蕨類植物多為陽性的種類,未能真正顯示本區乾燥的環境。
  3. 本保留區的植群可區分成下列9型:分別是Ⅰ.白臘樹型;Ⅱ.菲律賓樟-九節木型;Ⅲ.小梗木薑子-粗糠紫型;Ⅳ.青剛櫟-台東蘇鐵型、本型因植物社會組成之重要樹種的差異,可再細分3亞型:Ⅴ.-1.青剛櫟亞型:Ⅵ2.-台東蘇鐵亞型;Ⅳ-3.白臘樹-小梗木薑子-青剛櫟亞型;Ⅴ.軟毛柿-青剛櫟型:Ⅵ. 軟毛柿-台東赤楠型;Ⅶ.楓香-九節木型;Ⅷ.台東蘇鐵-月橘-剌裸實型;Ⅸ. 台東蘇鐵-粗糠柴型。本保留區最盛行的植群為青剛櫟亞型;其他植群型以相鑲的型式散布於保留區內。依主要樹種之直徑分布來看,本區樹種組成以陽性至中性樹種為主,如青剛櫟、台灣櫸、楓香、九芎、菲律賓樟、白臘樹、細葉饅頭、薄姜木、軟毛柿、粗柴、小梗木薑子、台灣赤楠、山肉桂等;目前植群狀態應處於演替初期至演替中期階段。台東蘇鐵依植群組成的生育地環境差異、或種子傳播方式,成散生或略具群落狀態出現在演替初期的森林。各樣區植物種類歧異度,Simpson指數在0.45~0.92之間,Shannon 指數在0.43~1.11之間;各植群型植物種類歧異度,Simpson指數在0.65~0.87之間,Simpson指數在0.65~1.17之間,顯示本區為一不甚穩定,且處在演在演替序列中的植物社會。
  4. 以保留區鄰近的兩個測候站紀錄顯示,本區乾濕季明顯,雨季集中於5~10月、乾燥由11月至翌年4月。推估年雨量約2,300mm ,平均年均溫約21℃。冬季雨量比例約為0.4,地理氣候型屬於夏雨型氣候東南區植群型則以楠櫧林帶較為代表。本研究調查所測得的植物社會坡度幾乎大於30°;坡向多為南方或東南方;土壤PH值介於3.6~6.9;相對光度介於0.40~15.79%。台東蘇鐵之重值與11項環境因子中的相對光度呈正相關。
  5. 本保留區除台東蘇鐵外,尚調查到恆春紅豆、彎花醉魚草、長葉紫珠、山肉桂及細葉山橙等稀有植物。此外,依本研究之調查結果,建議本保留區設置永久樣區,文末建議可行之保育管理措施,提供經營者對本保區之保育經營參考。

檢討與建議

一、增大保留區的面積

臺東紅葉村臺東蘇鐵自然保留區就以保育物種─臺東蘇鐵而言,當屬國家級的保留區。就自然保護(留)區所在地理位置的區塊型區分,本保留區屬於鑲嵌型(mosaic),主要以大武山、雙鬼湖及出雲山等三個保護(留)區為主,本保留區位於西側,在主區北邊有十八羅漢山保護區,東邊為臺東臺灣獼猴保護區,南方有浸水營─大武臺灣油杉─大武山穗花杉及茶茶牙賴山保護(留)區,西邊為北大武山自然保護區,經營的方式較為分割。

然而,本保留區的大面積不到300公頃,對於一個物種保育及野生動物的經營管理實屬太小;且保育的物種─臺東蘇鐵─為演替前期的植物,在演化上為孑遺植物,相較其他被子植物的競爭能力較弱;此外,臺東蘇鐵受人為的干擾程度非常大,常遭受人為不當的過度採種取苗。就整體而言,臺東紅葉村臺東蘇鐵自然保留區為防禦性較低的保留區,亟須人為強力的干預,以達保育臺東蘇鐵的效果。此外,鄭宗元等人(1975)的調查發現,臺東蘇鐵的分布尚包括了19林班與23林班交界的鹿野溪支流,而這些區域尚未劃入保留區的範圍內。就本保留區對於臺東蘇鐵的經營而言,未能全部含蓋臺東蘇鐵的分布實屬缺憾。

為落實臺東紅葉村臺東蘇鐵自然保留區之永續經營,達到保育之目的,可擬議擴大保留區面積,將鄭宗元等人於1975年的發現再劃入保留區範圍內。即使鄭宗元等人的發現地未有臺東蘇鐵的分布,然而就本保留區內的野生動物如臺灣獼猴、長鬃山羊、山羌、鳳頭蒼鷹等珍稀動物之生育面積而言,近300公頃的面積實屬過小。此外,本保留區可增大面積,與地理位置相近的大武山自然保留區及其附近之自然保護(留)區形成擴展型的保護(留)區塊,不致形成島嶼形式的保留區而形同孤立,以增加本保留區的生態穩定性。

二、永久樣區的設置

永久樣區的設置為觀察、研究臺東蘇鐵生物性的最佳方式之一;就目前植相、植群調查的結果顯示,本保留區可設置3~5個永久樣區進行長時間的監測。永久樣區的設置考慮保留區的地形、植群之物種組成及臺東蘇鐵的植株大小,永久樣區面積的大小以10mI 20m較為合適。樣區的選擇可以本研究調查的結果,挑選其中主要的植群型,如青剛櫟─臺東蘇鐵型、軟毛柿─青剛櫟型及楓香─九節木型等植群型進行永久監測調查;或是以臺灣蘇鐵之植株狀態為考量,即以老齡、中齡至幼齡之臺東蘇鐵為主要的設置樣區的依據。

永久樣區設置後,對於永久樣區內的喬木層必須加以掛牌,調查樣區內植物種類、數量。臺東蘇鐵成株必須予以掛牌編號,小苗則以標桿定位。調查的項目可分為生物性資料及非生物性資料:非生物性資料則以樣區內土壤、溫度、氣溫、光度等環境因子逐一進行調查;生物性資料則包含了臺東蘇鐵的物候、授粉、結實、種子傳播及幼苗生長等,以及其他植物的生長、物候的長期監測,進行定性及定量資料收集調查。

三、人文景觀

臺東紅葉村臺東蘇鐵自然保留區內存有原住民(先住民)的部落遺跡,這些為原住民早期在保留區內活動的證據。本保留區約有兩處部落遺跡,一處位於保留區的中間區段,一處為往楓山的叉路上。依現場人員的說明,石板屋的遺跡可能為布農族部落遺跡。保留區末段的隘路則是當時原住民以簡單的工具,在垂直的岩壁上,完全利用人力開鑿而成,實屬重大工程。

然而,在本保留區,這些原住民活動的遺留下來的遺跡實足珍遺,除了保育目標物種─臺東蘇鐵外,這些原住民早期的活動遺跡、隘路亦當可列入本保留區保護、保存的重點,以作為原住民在保留區內曾經活動的重要證據。

四、臺東蘇鐵之基礎生物研究

基礎生物資料是了解一種植物的生長、繁殖等生活史過程及其與過遭環境、生物間的關係,更是稀有植物保育經營工作不可或缺的資訊。然而,按保護(留)區系統之建立,應力求過詳而完整,不宜遺漏任何特殊之資源類型,故其地位評估及優先等級之決定,有賴保(護)留區基本生態資料及特性之收集,而未來之經營目標及管理原則之參考依據,亦非基礎資料庫莫屬。在保育工作之初步階段,調查其基本之生態資源特性、分析主要保育重點,並評估保護區在整個保育系統中之地位,乃成為急待加強之一環(蘇鴻傑,1988)。

對於臺東蘇鐵而言,我們所知甚少,除了近來對臺東蘇鐵給予正名(Shen, et al., 1994)、生育地植相、植群調查(林則桐和邱文良,1990;黃淑媛,1999)、蝶相與東陞蘇鐵小灰蝶的調查(徐堉峰等,1998),以及臺東蘇鐵遺傳研究(孫于卿,1998;謝惠婷,1999)外;對於臺東蘇鐵的種子傳播、發芽,植物的物候、授粉、生長至死亡等生物、生態資料一無所知。然而,這些基礎生物資料正是架構臺東蘇鐵保育經營工作的基石,未來應著重加強基礎資料的建立(Norstog, 1987; Vovides, 1991; Vovides and Iglesias, 1994; Vovides et al., 1997);再由這些資訊為基礎,作進行更進一步的經營管理,以達到保育臺東蘇鐵之目的。

五、臺東蘇鐵盜採的防止

臺東蘇鐵長久以來被視為優良的景觀植物,早期被盜採濫取情形嚴重(鄭宗元等,1975),以至於目前臺東蘇鐵的齡級分布不連續而呈現斷層現象(黃淑媛,1999;謝惠婷,1999),當老齡的臺東蘇鐵死亡後,青壯齡的臺東蘇鐵則無法完全地取代老齡蘇鐵以繼承傳宗接代的任務。雖然目前臺東蘇鐵在保留區內的更新狀態尚良好(林則桐和邱文良,1990);但保留區內遭人為干擾嚴重(謝惠婷,1999),尚有人為採集種子及幼苗的行為。然而,為防止臺東蘇鐵遭受盜採,維持族群的豐盛,保障其天然更新的持續,使臺東蘇鐵的族群得以繼續繁衍,一些人為管理為必要的手段(行政院農業委員會,1997):
1. 加強管理站的功能及保留區巡視
本保留區對外的連絡道路雖然只有一條,不僅與村落距離近,且出入口沒有管理站設置,無法有效遏止盜採者的盜採行為。雖然進入保留區有派出所代為篩選出入身份,但仍無法有效達到遏止的目的;尤其在臺東蘇鐵結實季節,因種子、種苗攜帶方便,監控的工作更加困難。故以專人或雇請當地居民就近駐進管理站,或在結實期間密集巡羅,以達管理監視的目的,實為有效的方法。
2. 臺東臺東蘇鐵的野外培育
蘇鐵既有其觀賞價值,在相關臺東蘇鐵物候、結實、種子發芽等研究充分了解後,主管當局對於自然文化資產保存法或其他保育相關法令的修改:一方面,立法嚴逞重罰盜採,使地下或不合法的盜採行為杜絕;另一方面,由政府主管機關主導,每年採取適量的種子進行保育區外的栽植,除進行區外保育外,亦讓臺東蘇鐵得以正式地推廣至園藝、公園作為觀賞植物,或作為紅葉村特殊的園藝產品,與民共利,使當地居民與臺東蘇鐵自然保留區共榮共存。這不僅可以使增進當地居民之收益,對於盜採的風氣亦可藉由當地居民自我監視達到遏止的目的。




六、保留區的經營管理

由於臺東蘇鐵為孑遺的裸子植物,相較於生長、繁殖較強勢的被子植物而言,對生育地的競爭常不敵被子植物。再加上早期人為不當的採集、破壞,對原本數量不多、美觀而珍貴的臺東蘇鐵更是雪上加霜。黃淑媛(1999)與謝惠婷(1999)的研究結果發現,本保留區之臺東蘇鐵的齡級分布不連續,缺乏青壯年齡層的臺東蘇鐵,顯示著本區臺東蘇鐵的族群結構不健全,雖然臺東蘇鐵在保留區開闊處有小苗的存在,然而這些小苗在未來是否能成功地成長,是否能承繼族群是個未知數。本研究調查發現,當植群鬱閉度增加,林下光度不足時,臺東蘇鐵的重要值有降低的趨勢,顯示臺東蘇鐵小苗可能不適生存在演替進入中期以後的植物社會。

國際自然保聯盟(IUCN)所發表之「世界自然保育方略」所載,自然資源之保育,係對人類使用生物圈之行為加以經營管理,使其能對現今人口產生最大且持續之利益,同時保留其潛能,以滿足後代子孫之需求與期望。因此,保育係積極的行為,包括對自然環境之保存、維護、永續性利用、復原及改良。保育之意義並非絕對保留不用,而是合理的利用,係人類繼續生存之另一種替代方案(蘇鴻傑,1988)。

依臺灣地區自然保留區之分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1997),本保留區依經營或干預的強度區分,屬於第一級需強度人為干預或強度經營的自然保留區。以臺灣地區自然保護區劃設準則的評估(李載鳴,1999),本保留區約略屬於第二級保護區,屬於可適度經營保育類型,允許以維護、復育自然資源為目的之人為經營管理措施(本研究依其參數略加計算合計)。依上述兩種保護(留)區的分類方式,加上前人研究和本研究之結果顯示,臺東紅葉村臺東蘇鐵自然保留區內的臺東蘇鐵保育經營應給予適度的人為干預。

 
回列表
瀏覽人次:2233 最後更新日期:2016-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