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山台灣胡桃、關山台灣海棗暨海岸山脈台東蘇鐵三個自然保護區之動物相調查研究

:::
計畫名稱關山台灣胡桃、關山台灣海棗暨海岸山脈台東蘇鐵三個自然保護區之動物相調查研究
研究類別委託研究
計畫年度84年
受委託機關國立屏東技術學院森林資源技術系
計畫主持人副教授戴永禔博士
計畫執行時間84.10.16-85.12.15
研究經費600仟元
研究編號:委8506(林務局保育研究系列85-01號) 
計畫名稱:關山台灣胡桃、關山台灣海棗暨海岸山脈台東蘇鐵三個自然保護區之動物相調查研究
主辦單位:林務局台東林區管理處
研究單位:國立屏東技術學院森林資源技術系 
研究主持人:副教授戴永禔博士 
研究期程:84.10.16-85.12.15(因賀伯颱風災害展延三個月) 
研究經費:600仟元

(一)台東蘇鐵自然保護區

本區哺乳動物共記錄得8科10種,目睹與記錄之各類獸跡者實得台灣獼猴、赤腹松鼠與刺鼠三種。根據訪問資料本區出現過台灣野豬、山羌等大型哺乳動物,鬃簑貓、白鼻心、野兔、大赤鼯鼠、白面鼠等中型哺乳動物。其中以台灣獼猴與赤腹松鼠數量最多,在保護區內隨時可。台灣獼猴尤其會在保護區週邊的果園出沒,區內山澗常可發現新鮮排遺。小型哺乳類則僅刺鼠一種,多分佈於保護區出口處之茅草叢地帶。刺鼠的相對數量可用捕獲率與以估算,即每63個捕捉夜捕獲2隻個體(2/21*3trapnights)。

出現在本區的鳥類總共有17科24種,秋冬季與春季的鳥類相有很大的差異。秋冬季出現最多的優勢種是粉紅鸚嘴、繡眼畫眉、綠繡眼、白腰文鳥。夏秋季則以鵯科的紅嘴黑鵯與烏頭翁為優勢種。秋冬季時紅山椒鳥多以一雄一雌同時出現。大冠鷲則隨時出現於本區上空,在周緣地區亦可見其棲息於樹上休憩。其中朱鸝為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之瀕臨絕種動物,4種珍貴稀有鳥種,應予保育類3種。本區出現鳥類台灣特有種2種(烏頭翁和紫嘯鶇)、特有亞種15種。普遍留鳥佔本區種多數,共計17種。

本區爬蟲類方面,據訪問資料至少有蛇類7種,調查期間則在本區發現法定珍貴稀有保育類之雨傘節屍體。蜥蝪類則以麗紋石龍子為常見,多次夜間調查但未曾發現夜行性之守宮類。

在本區的野溪山澗與鄰近果園之蓄水池,發現兩生類共6種,是台東三個小型保護區中兩生類最多的保護區。日本樹蛙在8月時開始由蝌蚪變態為小青蛙。僅莫氏樹蛙為法定珍貴稀有之物種。

(二)海棗保護區

本區哺乳動物共記錄得7科9種,親眼目睹者僅赤腹松鼠一種。根據訪問資料本區出現過台灣獼猴、台灣野豬、長鬃山羊等大型哺乳動,以及華南鼬鼠、白鼻心、大赤鼯鼠、白面鼯鼠等中型哺乳動物。本區赤腹松鼠數量最多,在保護區內隨時可見。多次以鼠籠捕捉小型哺乳類,而從未捕獲任何種類。自動照相機於本區的效果亦不佳。

出現在本區的鳥類總共有16科24種,秋冬季與春夏季的鳥類相有很大的差異。秋冬季出現最多的優勢種是繡眼畫眉、綠繡眼、白腰文鳥。夏秋季則以鵯科的紅嘴黑鵯與白腰雨燕為優勢種。白腰雨燕在新武呂溪與大崙溪,新武呂溪與大崙溪交匯前還貫穿保護區,所以本區有許多的類出現在水邊的鳥類,例如小白鷺、河烏、白鶺鴒、灰鶺鴒、鉛色水鶇等。紅嘴黑鵯一月聚集成群。其中鳳頭蒼鷹、大冠鷲、大赤啄木為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之3種珍貴稀有鳥類,應予保育類則有烏頭翁、鉛色水鶇與冠羽畫眉3種,而本區沒有出現瀕臨絕種鳥類。本區出現之台灣特有種2種(烏頭翁和冠羽畫眉)、特有亞種13種。普遍留鳥佔本區鳥種多數,共計19種。

本區爬蟲類總共有7科10種。據訪問資料至少有蛇類3科5種,受訪者堅稱本區從沒有百步蛇。蜥蝪類則共發現3科4種,以箕作氏攀蜥的數量最多,偶而可見到麗紋石龍子與中國石龍子。夜間調查曾捕獲守宮科之裂足蝎虎。在大崙溪曾見到釣客捕獲鱉隻。

在本區發現兩生類共3種,多分佈在大崙溪與新武呂溪的溪岸。7、8月間的颱風豪雨對兩生類的族群產生較大的影響,原本在西岸的棲息地均遭受到破壞,目前在逐漸恢復中。沒有任何法定保育類之兩生類物種分佈於本區。

(三)胡桃保護區

本區哺乳動物共記錄得8科10種,其中刺鼠與台灣煙尖鼠曾用陷阱捕獲,而刺鼠、山羌、赤腹松鼠則是利用自動相機拍得。根據訪問資料本區出現過台灣獼猴、台灣野豬、台灣黑熊等大型哺乳動物,以及棕簑貓、白鼻心、野兔等中型哺乳動物。本區小型哺乳類以刺鼠的數量最多。除了用訪問所知之台灣黑熊外,刺鼠與台灣煙尖鼠都是台灣特有種,而相機拍得之山羌與赤腹松鼠則為台灣特有亞種。

出現在本區的鳥類總共有12科19種,秋冬季與春夏季的鳥類相和另外兩個保護區一樣有很大的差異。秋冬季出現最多的優勢種是紅山椒鳥。夏秋季則以畫眉科的白耳畫眉與冠羽畫眉為優勢種。由訪問得知法定瀕臨絕種之藍腹鷴會在本區出沒,鳳頭蒼鷹、大冠鷲為本區2種珍貴稀有鳥類,應予保育類則有烏頭翁、鉛色水鶇與冠羽畫眉7種。為台東三個小型保護區中,保育類鳥類最多的。本區出現之台灣特有種5種(烏頭翁、紫嘯鶇、白耳畫眉、藪鳥與冠羽畫眉)、特有亞種10種,為台東三個小型保護區中,特有種鳥類最多的一區。普遍留鳥亦有13種之多(68.4%)。

本區爬蟲類方面,僅捕獲南蛇一種和箕作氏攀蜥一種,境內沒有採獲任何兩生類種類。

目的:

調查三個自然保護區之陸域動物相。
調查三個自然保護區之水域動物相。
調查利用各保護區對象樹種之動物種類與方式。
以建立三個自然保護區之動物相生態基本資料。

預期成果:

調查研究,建立生態系及物種之基本資料,俾便經營管理。
設置自然保護區,加強管理巡視,對珍貴稀有種則加強監測。
在自然保護區外圍或鄰近地方社區,辦理環境教育活動,以建立保育共識。

執行成果摘要:
檢討與建議:

調查期間,在海岸山脈台東蘇鐵自然保護區共發現陸地脊椎動物47種,關山台灣海棗自然保護區共發現46種,關山台灣胡桃自然保護區共發現31種。
台東蘇鐵自然保護區出現法定保育類動物的種類最多,計有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2種,珍貴稀有13種,應予保育類3種。
海棗保護區有法定珍貴稀有保育類動物8種,應予保育類4種。
胡桃保護區有法定瀕臨絕種動物2種,珍貴稀有8種,應予保育類7種。
建議應進一步採用效果較佳之自動相機設備,進行鳥類與哺乳類的物種調查。
建議應進行昆蟲或無脊椎動物相調查。
重視各保護區所面臨之遊憩、開礦、農作等壓力,即早進行經營管理之規劃。
回列表
瀏覽人次:2971 最後更新日期:2016-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