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屏母熊頸圈脫落 廣原小熊持續追蹤

:::
202008/20
      林務局臺東林區管理處於8月7日野放回中央山脈森林的錦屏母熊,由於後續幾天的衛星發報訊號一直停留在同一地點,經上山搜尋後,證實衛星發報器頸圈已脫落,但研判現場各種跡象,推測錦屏母熊已經安全離開該區,臺東林管處也在野放及發現頸圈地點附近,再增設多支紅外線相機進行監測,期望能再次記錄到錦屏母熊的影像。
 
       臺東處表示,錦屏母熊野放後,監控系統於野放隔日(8)日上午9時即接收到母熊頸圈衛星發報器回傳的訊號,顯示母熊已移動至野放點西南方約1.2公里處,後因訊息回傳受限於米克拉颱風外圍、雲層較厚等天候影響及母熊可能覓地躲避等因素無法順利接收。但在天候穩定後,衛星回傳的定位點仍然與前次接收之點位相同,且活動軌跡呈靜止狀態,因而臺東林管處隨即在13日組隊前往野放點搜尋,循著回傳的定位點,在海拔約1800公尺、坡度近乎70度的原始森林內一處樹洞旁,尋獲完整無缺的無線電發報器頸圈。
 
       現場人員針對發現頸圈點周邊區域仔細搜尋,並未發現其他異狀,也無發現熊蹤,研判應是母熊在樹洞藏匿期間,以前肢將頸圈用力拉扯後脫落。
 
       臺東林管處進一步說明,由於錦屏母熊原本即為成熊,傷癒野放前不需像小熊Mulas一樣先進行野化訓練,所以是在野放前才配戴上無線電發報器頸圈;雖然配戴前已考量適合的鬆緊程度,但因並沒能像Mulas一樣有段野訓期能觀察頸圈的鬆緊度與熊的適應性,林管處研判可能配戴時為了擔心太緊而預留較多的彈性空間,導致可能被母熊拉扯而脫落。
 
       臺東處也指出,野放以及尋獲頸圈的地點都是原始森林,人跡罕至,本即為臺灣黑熊的良好棲地,先前經專業團隊評估該地的食物資源相當豐富,並曾拍攝到其牠野生黑熊活動。錦屏母熊頸圈雖已脫落無法如預期進行追蹤監測,但臺東處已再增設多支紅外線相機進行長期監測,希望有機會再記錄到錦屏母熊的影像。
 
       另外,有關野放迄今已滿3個月的廣原小熊Mulas,臺東處表示,截至目前Mulas配戴的頸圈發報器仍正常回傳定位資訊,資料判釋發現,Mulas在海拔1000-1800公尺間的森林裡相當活躍,翻上稜線下切溪谷,持續擴大活動範圍,另外也發現幾處牠經常停留的地點,推測這幾處除了適合棲身之外,應該也與具有豐富的食物來源有關,臺東處會持續累積分析Mulas在野外生活的行為模式及定位資料,除了瞭解牠的活動模式,也能作為臺灣黑熊保育策略參考。
 
        臺東林管處也將持續與黑熊出沒的熱點社區及部落,協力進行棲地巡護及保育宣傳工作,透過公私協力多面向合作,持續強化通報機制,並推廣改良式獵具避免誤捕或誤傷情事發生,維護臺灣黑熊及其棲息環境。
相關照片

下列為本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功能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回列表
瀏覽人次:1173 最後更新日期:20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