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1/20
今(113)年5月初,臺東縣私立公東高工走過學校退場危機。這所被譽為「技職國手搖籃」的技職名校,近幾年學校與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及臺東分署、台灣義築協會和成大建築系自然建築材料研究室合作,在校內的華德樓中庭展起一座結合傳統和新式木構工法的木構棚架,本場域除了作為公東師生教學及實作延伸,整座木構造皆使用國產木材與在地工法的施作,是林業保育署推動提高國產材自給率的最好實踐。
1957年,來自瑞士天主教白冷會的錫質平神父創立公東高工,配合當時政府發展工業政策,與開發東臺灣的需求,公東高工在創校之初所設立的機工、家具木工兩大科系,很快就打出名號,成為臺灣優質的技職搖籃,創校以來參加國際技能競賽屢屢斬獲獎牌。但隨著少子化的衝擊下,公東高工一度面臨退場危機,校方為此積極奔走、也開始與各界合作,彰顯學校數十年來的教學特色與各界合作發展性,也開啟「後山之翼」構築的契機。
由於公東高工在木工、室內設計等科系,長期與推廣部落社區共同參與設計與建造的「台灣義築協會」合作,產出卑南國小少棒牛棚、巴蘭遺址「望曦」等作品。此次作品經由校方及台灣義築協會選定校內的華德樓中庭作為基地,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的指導,以及成大建築系徐宇亮教授團隊的加入下,帶領公東高工以及成大的學生,以國產材和新式木構技術,一起打造出「後山之翼」;而此命名源自馬蘭阿美族語的「sapikpik」,為「翅膀」之意,既回應作品造型,也呈現木構造的輕盈姿態。
「後山之翼」可作為校方在操作大型實作時的實習場域,也可作為當代複合木構造系統的木工大型教具展示,設計上可重複拆裝的構想,提供師生於本場域中累積工程木材與新式木構實務練習的操作經驗,同時在每一年的木構造護木保養中,學習新式木構造的維護保養方法,讓國家在衝刺國產材提高自給率的同時,也可以一併提升新式木構、大木作的人才培力,持續為臺灣培育技職人才。
「後山之翼」是一項融合教育與實務的建築計畫,由成大建築系與公東高工的學生共同參與,在實作過程中展現了校園教學與專業技術的結合。主要帶領學生進行施作的成大建築系徐宇亮教授指出,這次的參與對於學生而言,是一次將理論與實務結合的寶貴機會。無論是尚未成為建築師的建築系學生,或是技職背景的公東高工學生,透過參與後山之翼的組立過程,不僅能更深入了解自然材料的特性,更能熟悉木材在結構使用中的關鍵步驟,這些都為他們未來的專業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林業保育署臺東分署分署長吳昌祐也提到,國產材因其高度適應臺灣氣候的特性,不僅優質耐用,還能有效提振山村經濟,促進林地永續利用。同時,選用國產材可大幅減少進口木材跨海長途運輸所帶來的碳足跡,是符合環境永續的最佳選擇。他鼓勵消費者支持國產木竹材製品,讓本地資源更廣泛地被應用。
義築協會則進一步強調,本次選用國產材作為原料,並結合在地學生的參與,不僅展現了技職教育培育專業人才的價值,也成功在校園場域中落實了低碳建築材料的應用,為國家淨零轉型提供了良好示範。透過公私協力的合作,這次計畫不僅促進了教育與國產材的結合,更以實際行動為臺灣的永續發展做出了具體貢獻。
相關照片
下列為本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功能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回列表
瀏覽人次:36
最後更新日期:202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