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東蘇鐵早期因分類鑑定問題被誤判為臺灣蘇鐵,俗稱鐵樹,是在地球經過多次大變動後,留下來的一種古老的「活化石」之一,發育至今約一億四千多年。珍貴的野生臺東蘇鐵由於常遭人濫伐、盜採,使得數量急速下降,目前在野外已非常少見,臺東紅葉村附近的蘇鐵是臺灣地區野生的臺東蘇鐵中,分布面積最廣、數量最多,且生長情況良好的區域。
為了防止臺東蘇鐵被盜採,維持現有族群,使其得以繼續繁衍,林務局於民國69年時,將本區設為「臺灣蘇鐵保護區」;農委會於民國75年6月,依文資法公告為「臺東紅葉村臺東蘇鐵自然保留區」,並於民國77年時,公告臺東蘇鐵為珍貴稀有植物,給予嚴格的保護。
本區位於臺東縣延平鄉境內鹿野溪沿岸陡峭的山壁上,隸屬於林務局臺東林區管理處延平事業區第19、23及40林班。沿鹿野溪兩岸地區,海拔高度由300-900公尺,東西狹長7公里,面積290.46公頃。由本省少棒發源地紅葉村紅葉國小,沿鹿野溪北岸上行,即可到達本區。臺東蘇鐵即生長在鹿野溪兩岸陡峭的山坡碎石屑上。
臺東蘇鐵為蘇鐵科蘇鐵屬裸子植物,起源於古生代,中生代最為興盛,白堊紀開始退化,在臺灣僅發現分布臺灣東海岸山脈成功事業區及臺東紅葉鹿野溪延平事業區而已,性喜陽光照射,不喜潮濕及陰濕,故其生育環境多為陡峭而土壤薄瘠的山坡崩壞地,可稱為典型乾性演替期之陽性植物。
為了臺東蘇鐵保育,目前本處除了設置「臺東紅葉村臺東蘇鐵自然保留區」外,另依森林法及自然保護區設置管理辦法,在臺東縣東河鄉東河村境內,設置有「海岸山脈臺東蘇鐵自然保護區」,地點位於臺東林區管理處成功事業區第31、32林班,面積38公頃,海拔高約300至800公尺左右。
臺灣(平地)各地區的蘇鐵植物是於2000年4、5月起發現遭蘇鐵白輪盾介殼蟲入侵,最先開始於臺北市校園內景觀植物「蘇鐵」上發現,繼之在桃園縣花卉栽培園中發現侵入危害,最後終至蔓延全省。94年1月間本處關山工作站轄區巡視人員發現臺東紅葉村臺東蘇鐵自然保留區遭受蘇鐵白輪盾介殼蟲入侵危害,隨即依疫情勘查通報管道進行通報,並由林務局及本處於94年2-3月會同專家、學者及相關單位至現場會勘及研商防治作法。
根據文獻紀錄蘇鐵白輪盾介殼蟲於1972年在泰國曼谷之蘇鐵植株上採集發現,經專家推測該害蟲最初可能由該國進口的蘇鐵苗木所帶入,而其入侵後的主要擴散途徑,也是經由國內苗木的販售輾轉而擴散。目前該害蟲已嚴重危害臺灣栽植的蘇鐵,蔓延在全國各縣市之校園、公園、居家庭園及道路景觀上。至於在偏遠山區的臺東蘇鐵自然保留區亦遭危害,一般研判除最初是由動物(人、獸)攜入外,最主要擴散迅速的途徑是”風”,此由生長在岩石峭壁上的臺東蘇鐵植株亦遭感染可以得知。
94年3月時經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核准使用藥劑(加保扶、陶斯松等粒劑)進行化學防治工作,並隨即於延平事業區第19林班建立化學核心防治區,防治株數為1,000株,目前區內臺東蘇鐵植株生育情形良好;另為監測化學防治對環境污染情形,本處亦針對化學核心防治區鄰近區域土壤及水質進行採樣檢送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進行殘毒檢測,截至目前為止送檢樣品並未發現農藥殘毒反應。
另本處亦於94年12月起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自97年度起改由國立中興大學承接)及臺東區農業改良場提供天敵-雙色出尾蟲於該自然保留區進行施放天敵捕食蘇鐵白輪盾介殼蟲之生物防治工作,並規劃自行繁殖培育天敵計畫;本處除持續野放引進之天敵外,於區內亦發現本土種雙色出尾蟲的蹤跡,對於以生物防治方法抑制蘇鐵白輪盾介殼蟲危害之情形愈見樂觀。
有關臺東蘇鐵復育工作的推動情形,至發現感染以來,本處即積極投入進行防治工作,目前防治工作推動以生物防治為主;有關相關試驗研究計畫部份,除前述提及之生物防治計畫外,亦委由林業試驗所及國立師範大學規劃執行相關復育及設置監測樣區等研究計畫,期望能更深入了解此種冰河孓遺植物及建立具參考及保存價值之研究成果資料。又臺東蘇鐵目前除了「臺東紅葉村臺東蘇鐵自然保留區」內有大面積留存外,於臺東海岸山脈亦有面積38公頃之臺東蘇鐵生育地,且經勘查海岸山脈那塊生育地尚未遭受感染,因此臺東蘇鐵尚無立即滅絕的危機。
註1:
蘇鐵白輪盾介殼蟲天敵-雙色出尾蟲之引入經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依據「中華民國植物有害生物風險評估作業手冊」之相關規定進行風險評估,檢疫結果如下:
- 轉移捕食非標的生物(白輪盾介殼蟲)之可能性:低(專一性較高,可能轉移危害其他介殼蟲)。
- 轉移危害作物的可能性:低。
- 引起生態失衡的可能性:低。
- 傳入、立足及擴散之可能性:中等。
- 可減少殺蟲藥劑的使用量。
瀏覽人次:5285
最後更新日期:2016-08-02